无人认领尸体处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5:09:40   浏览:823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无人认领尸体处理办法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穗府办〔2004〕52号 印发《无人认领尸体处理办法》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穗府办[2004]52号

印发《无人认领尸体处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无人认领尸体处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民政局反映。

二OO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无人认领尸体处理办法

第一条 为做好我市无人认领尸体的处理工作,进一步明确民政、公安、卫生、财政、民族宗教等部门在处理无人认领尸体工作中的职责,根据《殡葬管理条例》和《广州市殡葬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无人认领尸体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以下两种情况,在公告期届满仍无家属、单位为其办理殡殓手续的。

(一)姓名不详、身份不明的尸体;

(二)姓名、身份清楚,但家属、单位在防腐期15天届满不到殡仪馆办理殡殓手续的尸体。

第三条 在医院正常死亡的尸体,由医院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姓名不详、身份不明的,由医院通知医院所在地的区、县级市公安分局进行拍照、登记、备案;在医院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明确是否属正常死亡的,由医院通知医院所在地的区、县级市公安分局进行检验、鉴定、拍照、登记、出具《死亡
医学证明书》。

第四条 在医院以外死亡的尸体,由公安部门负责检验、鉴定、拍照、登记和收集遗物,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第五条 《死亡医学证明书》应按规定填写,对死者姓名、身份以及是否属于非正常死亡等情况应填写清楚,如属姓名不详、身份不明或虽姓名、身份清楚,但家属放弃现场认领的,应予注明。

第六条 殡仪馆凭《死亡医学证明书》收运尸体。

第七条 因案情需要保留的尸体,公安部门应在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时注明防腐期。防腐期一般不超过15天,防腐期满后,需要继续保留的,公安部门应办理延期手续。

第八条 无人认领尸体由民政部门在本单位公众服务网和殡仪馆公告栏进行公告, 自公告之日起60天内仍无人认领的,殡仪馆可以对尸体进行处理。

第九条 非正常死亡的无人认领尸体在防腐期或公告期内,如有家属或单位认领的,凭公安部门开具的介绍信到殡仪馆办理认领手续;对有可能查清身份和通知家属认领的尸体,公安部门应当调查核实并通知家属认领。

第十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无需公告,殡仪馆可按规定将尸体处理。

(一)家属书面表示放弃认领的;

(二)经公安部门鉴定为死亡24小时以上或者溺水死亡3.4小时以上的;

(三) 尸体已经出现膨胀、臭味、舌肿眼突等症状的;

(四)公安部门签署意见确认为无人认领的;

(五)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立即火化的。

第十一条 无人认领尸体火化后,骨灰保留3个月,在骨灰保留期间如有家属、单位认领的,殡殓处理费由认领者负责。骨灰保留期满仍无人认领的,骨灰由殡仪馆负责处理。

第十二条 对有土葬习俗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科尔克孜、萨拉、塔吉克、乌兹别克、保安、塔塔尔等10个少数民族的无人认领尸体,由民政部门会同民族宗教部门按有关民族政策处理。

第十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的姓名不详、身份不明的尸体,经公告后仍无人认领的,其殡殓费及公告费由各级民政部门报同级财政部门核拨。

因交通事故、刑事案件死亡的无人认领尸体的处理费用,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民政、公安、卫生、财政、民族宗教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执行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一)应当由本单位处理而推诿不作处理的;

(二)故意椒延处理,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有其他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原《无人认领尸体处理办法》(穗民[2002] 15号) 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公墓管理的报告》的通知

民政部


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公墓管理的报告》的通知
民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公墓管理的报告》,已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民政部关于加强公墓管理的报告(1988年4月4日)
国务院: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国发(1985)18号]发布后,各地人民政府采取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已取得很大成绩。截至1987年底,已有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根据规定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办法, 划定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在划定的火葬区
内,每年火化遗体160多万具,比1980 年增长了60%,火化数量占火葬区死亡人口的42%。
随着火化数量的增加,殡葬单位原有的寄存骨灰设施不敷使用,而新建骨灰堂又缺乏资金,因此有些城市利用荒山瘠地建起了骨灰公墓;有些农村由群众集资建立了乡办或村办骨灰堂或骨灰公墓,从而缓和了骨灰存放的紧张状况。在划定的土葬改革区内,已有少数省、市、自治区根据
暂行规定规划了土葬用地,以乡或自然村为单位,利用荒山瘠地建起公墓,初步克服了乱埋乱葬现象。
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在火葬区,有些乡镇利用当地的景观,不顾风景名胜和生态平衡,建起骨灰公墓、招揽丧主,出卖墓穴、牟取暴利。二是在土葬改革区,绝大多数地方仍然沿用传统的乱埋乱葬的办法,既浪费土地,又影响生产,也有碍环境卫生。三是近几年在一些富裕地区修坟
造墓之风盛行。一座坟墓占地少者二十平方米,多者上百平方米;花费少的一、二千元,多的上万元;甚至有些三、四十岁的人,生前就安排后事,建起“寿坟”。在这种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农民利用承包的土地出售墓穴,占用良田,作为“致富”的手段。
我国人多地少,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资源。兴建公墓是现阶段处理遗体和骨灰切实可行的形式,也是改革丧葬陋习的一项措施,应当本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把公墓办好。为此,我们意见:
一、按照《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划定的火葬区内,可以兴办骨灰安葬公墓;土葬改革区内应兴办遗体安葬公墓。所有公墓均应利用荒山荒地或不宜耕种的瘠地,不准占用耕地,也不准建在风景名胜区。建立公墓须与绿化、美化环境结合起来,通盘规划,逐步建成园林式墓
地。
二、公墓可以有经营性和公益性两种。经营性公墓是殡葬服务的一项设施,应由殡葬管理部门直接兴办,也可以和有条件的乡、村联办。这类公墓主要安葬本地死亡居民的骨灰盒或遗体,有条件的也可以埋葬外地死亡居民的骨灰盒或遗体。凡兴办经营性公墓,应报经省、自治区、直辖
市民政厅、局从严审批,所需土地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对现有的公墓,由当地民政部门会同土地管理、规划等部门负责清理。需要保留的,按上述程序重新履行报批手续;不需要保留的令其停办。公益性公墓是以乡、村为单位建立的地区性公共服务设施。原则上只准埋葬本乡、
本村死亡居民的骨灰盒或遗体,不得对外经营。这类公墓应由乡镇政府统一规划,所需土地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报经县、市 人民政府批准。 公益性公墓由兴建的乡、村负责管理,业务上受民政或殡葬管理部门指导。
三、公墓建设应作好规划。墓穴用地要节约,埋葬的骨灰盒,一具占地以五十至七十公分为宜,最多不得超过一平方米;埋葬的遗体,一具占地以一个简易棺木为限。安葬时应以土掩埋,避免使用水泥,以利绿化。以碑为标志的,应统一规格,宜小不宜大,并尽量使用卧碑或横碑,使
用经营性墓地埋葬骨灰盒或遗体,应以占用土地面积、墓地工程、使用年限和保护管理等分别计价,总计价格要高于在骨灰堂寄存骨灰盒的费用,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商同级物价部门确定。
四、火葬区内骨灰处理提倡多样化,可以埋进公墓,可以存放于骨灰堂、骨灰墙,也可以深埋不留标志。土葬改革区内,凡已建立公墓的地方,不得在公墓以外的地方另行埋葬;尚未建立公墓的地方,应积极推行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的葬法。严禁占用耕地乱埋乱葬。对于违反上述规定
的处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处罚办法。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贯彻执行。



1988年4月29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吉林省吉林市商业大厦“11•5”重大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吉林省吉林市商业大厦“11•5”重大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安委办明电〔2010〕1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2010年11月5日9时17分,位于吉林市船营区珲春街12号的吉林市商业大厦发生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伤,过火面积约15830平方米。根据现场初步勘察,大厦部分防火卷帘门及自动喷淋设施在火灾发生后未能正常动作,造成火灾的蔓延扩大。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此外,11月份其他地区还发生了两起较大火灾事故:5日6时许,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海广食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因氨气泄漏中毒,造成5人死亡、4人轻伤。6日4时12分,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美园新区45号的一栋出租楼房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4人重伤。

上述事故的发生,暴露出部分地区消防安全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环节,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等火灾隐患排查不彻底、整改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等突出问题。目前,北方地区已进入冬季,风干物燥,南方地区气温也逐步降低,火灾危险性增大,为切实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坚决遏制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多发势头,确保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形势的稳定,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切实采取措施,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0〕15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的要求,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对社会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各单位提高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和自我宣传教育培训“四个能力”。当前,要立即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一次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检查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和实施情况、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情况、消防安全设施完好有效情况、灭火和疏散应急预案的制定完善及演练情况、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等情况,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对排查出的隐患彻底整改到位,不留后患。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对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各地要在企业单位全面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对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娱乐休闲等人员密集场所(以下简称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重点督促检查,集中检查电气线路敷设是否规范,防火分区是否符合消防技术规范,防火卷帘及自动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应急照明是否完好,装饰装修材料是否合格,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建筑门窗是否设置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广告牌,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处置和操作能力等突出问题。对发现的隐患要坚决依法督促整改,其中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政府挂牌督办,对拒不整改或难以整改到位的,要依法采取措施,该停业的要坚决停业,该关闭的要坚决关闭,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决不姑息。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单位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灭火疏散应急预案演练,确保从业人员具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特别是在公众聚集场所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消防安全宣传,普及防火常识,提高自救、疏散技能。

四、严格事故调查,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根据国务院安委会《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安委〔2010〕6号)规定,已将这起重大火灾事故的查处列入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范围。吉林省要依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格事故查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各地安委会要认真执行事故分级挂牌督办制度,重大事故结案前,要及时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进行书面报告,经审核同意后方可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复结案。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