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决定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的全权代表的决议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8 02:56:22   浏览:931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决定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的全权代表的决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决定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的全权代表的决议

(1960年3月21日通过)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派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的全权代表。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


广东省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
粤环(2001)4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废物进口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根据《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及其有关补充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在本省范围内从事废物进口和利用的单位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 规范中所指的废物进口单位,是指从事废物进口的对外贸易经营单位;利用单位,是指对进口的废物进行拆解、加工或生产利用的单位。
第四条 规范中可申请进口利用的废物指列入《国家控制进口的废物目录》作为原料利用的废物。
列入《国家控制进口的废物目录》中的废物,控制进口;确有必要进口利用的,必须按规定取得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进口废物批准证书》。
未列入“目录”的废物,禁止进口。
第五条 进口废物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要求,废物中无法作为原料直接利用的其他夹杂的废物含量在《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严禁夹带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
第六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废物进口和加工利用实施监督管理。其委托单位有权对从事废物进口代理、拆解、加工或利用的活动进行现场检查,废物进口、利用单位应予以配合。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举违法进口和利用废物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 进口废物环境风险评价
第七条 申请进口废物的单位,必须对拟进口作原料利用的废物及其运输、贮存和加工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
第八条 承担进口废物环境风险评价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进口废物环境风险评价资格证书》。
第九条 废物进口申请单位有权选择有资质的单位承担进口废物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第十条 申请第六类废物以外的每类废物都要单独编制《进口废物环境风险报告表》。第六类废物7204.1000~7204.5000视为一类,7404.0000~8103.1000中每一项视为一类。
第十一条 申请废物进口和利用的单位应向评价单位如实提供评价所需的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评价单位要做出真实、科学的评价,并对评价报告的可靠性、准确性及评价结论负责。
第十三条 《进口废物环境风险报告表》的内容应包括:废物利用单位的规模、加工利用方式、加工利用能力,进口废物性状、来源和产品去向;进口废物运输、贮存和加工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不可利用废物的处置方式和污染防治措施,存在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建议批准进口废物数量等。
再次申请进口废物的,须对上次进口废物的加工利用情况进行总结。
《进口废物环境风险报告表》须附评价委托书、废物进口和利用单位的有效营业执照和特许营业证复印件、利用单位工厂平面布置图(工厂平面布置图须标明厂区边界和厂房的长度和宽度);首次申请的须附《进口废物现场检查记录表》。
第十四条 评价单位在接受进口废物评价委托之日起的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进口废物环境风险评价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第三章 废物进口申报和审查
第十五条 废物进口申报手续由废物利用单位办理,确实需要由进口单位办理的,要有利用单位的委托书。首次申请进口废物的,必须由利用单位办理。
第十六条 废物进口单位必须符合营业执照和外经贸部门批复的进口业务经营范围。从事进口废钢铁、废纸、废铜、废铝和废塑料(以下简称“五类废物”)的进口单位,须是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核定或批准的对外贸易企业。
以一般贸易形式进口“五类废物”须委托核定公司代理进口;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本企业生产自用的五类废物,按国家现行对此类企业进出口管理规定办理,此类企业可自己作进口单位。来料加工企业的进口按国家现行规定办理(不受核定公司限制)。经济特区进口本区自用“五类废物”的外贸公司,须由当地外经贸部门自行核定后报外经贸部备案。
第十七条 废物利用单位必须符合企业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和环保批复要求,已办理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手续,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有相应加工、利用进口废物的能力和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进口废物的利用场地必须与企业营业执照登记的地址一致。
利用进口第七类废物的单位,必须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定点加工利用单位。
第十八条 申请进口废物须提供以下材料
1.《进口废物申请书》
2.《进口废物环境风险报告表》
3.首次申请的,须提供利用单位建设项目报批资料和污染设施验收资料。
上述申请材料一式三份,报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一份,省、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各存一份。
第十九条 《进口废物申请书》由申请利用废物单位填写。《进口废物申请书》内容须如实填写,封面清晰准确;申请进口废物的名称、编号必须与“目录”一致;进口口岸按就近的原则,限制在四个以内,废物来源地六个以内;进口和利用单位的名称必须与营业执照及公章一致,一家利用单位对应一家进口单位。
再次申请进口废物的,须填写上次(一年内所有证书)批准证书号、有效期、批准数量和实际进口量,并在申请书后附批准证书及海关登记进口数量的复印件(须加盖进口、利用单位公章)。
《进口废物批准证书》的有关项目依据《进口废物申请书》封面中的各项内容填写,《进口废物批准证书》一经颁发,原则不得变更各项内容。
第二十条 废物进口、利用由废物利用单位向所在地地或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签署初审意见时,须征求项目利用单位所在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提出建议批准进口废物的数量。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初审意见后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批建议,上报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进口废物批准证书》。
第二十一条 进口废物建议批准数量依据利用单位的加工能力、生产条件和实际加工需要确定。
第二十二条 《进口废物批准证书》距期限1~2个月,或废物进口量已超过批准量的70%的,可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再次申请;
提前两个月以上申请的,须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上次批准证书的原件。
第二十三条 《进口废物批准证书》有效期一年,对已发的批准证书,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须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报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有效期内,若未进口或进口量小于批准量10%的,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上报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延期半年。
第二十四条 《进口废物批准证书》背页进口废物登记表已由海关核填满,批准进口数量尚有余额的,可以申请增加附页。所增加的附页,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加盖骑缝章。
对进口废物登记表申请加盖骑缝章的,废物利用单位必须是在广东省内的企业。
第二十五条 市、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进口废物申请材料之日起的十个工作日内签署审查意见。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首次申请进口废物的,须征求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方可进行进口废物环境风险评价。
第二十七条 《进口废物环境风险报告表》、《进口废物申请书》等申请材料内容必须真实,符合规范要求。进口废物申请材料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退回修改;弄虚作假的,不予受理。
第二十八条 申请进口的废物及其加工利用过程必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管理法规、政策的要求。进口废物来源、加工利用方式、产品及不可利用废物的去向要明确并符合环保要求,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
不符合管理要求的,不予受理。
第二十九条 进口的废物必须由《进口废物批准证书》规定的利用单位加工利用,不得擅自改变加工利用单位或加工利用地点。
严禁以焚烧的方式拆解、加工进口的废物。
违反本规范,在加工利用中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八条执行。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不得转让和倒卖《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废物。
违反规定的,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回《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并停止受理其进口废物申请。
第三十一条 外经贸部门核定经营“五类废物”的地方公司仅限代理本省或本市废物的进口。
代理省外企业在本省口岸进口废物的,不受理其进口废物申请。
第三十二条 废物利用单位必须每季度填写《进口废物报告单》,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三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单位对进口废物利用场地现场检查,须填写《进口废物现场检查记录表》。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规范,不配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不受理其进口废物申请。
第三十五条 评价单位在进口废物环境风险评价中弄虚作假的,通报批评,并建议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评价资格。
第三十六条 进口废物评价和监督管理人员弄虚作假、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也可以免予行政处分;对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一:可作原料进口利用的废物
一.规范中可作原料进口利用的废物,是指列入《国家控制进口的废物目录》中的废物,分为以下十类:
第一类:动物废料
0506.9010 (海关商品编号,下同)骨废料
第二类:冶炼渣
2619.0000 冶炼钢铁所产生的熔渣、浮渣(包括钒渣等),氧化皮及其他废料
第三类:木、木制品废料
4401.3000 锯末、木废料及碎片,不论是否粘结成圆木段、块、片或类似形状
4501.9000 软木废料;碎的、粒状的、粉状的的软木
第四类:回收(废碎)纸或纸板
4707.1000 回收(废碎)的未漂白牛皮纸或纸板及回收(废碎)的瓦楞纸或纸板
4707.2000 回收(废碎)的主要由漂白化学制浆本体染色的其他纸或纸板
4707.3000 回收(废碎)的主要由机械制浆纸或纸板(例如报纸、杂志及类似印刷品)
4707.9000 回收(废碎)的其他纸或纸板,包括未分选的
第五类:纺织品废物
5202.1000 废棉纱线(包括废棉线)
5202.9000 其它废棉
5505.1000 合成纤维废料
5505.2000 人造纤维废料
第六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的废碎料
7204.1000 铸铁废碎料
7204.2100 不锈钢钢铁废碎料
7204.2900 其他合金钢废碎料
7204.3000 镀锡钢铁废碎料
7204.4100 车、刨、铣、磨、锯、锉、剪、冲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钢铁废碎料,不论是否成捆
7204.4900 未列名钢铁废碎料(含废铁轨、废钢轨等)
7204.5000 供再熔的碎料钢铁锭(含废机床、废机车、废机车头等)
7401.1000 铜锍
7401.2000 沉积铜
7404.0000 铜废碎料
7602.0000 铝废碎料
7503.0000 镍废碎料
7902.0000 锌废碎料
8002.0000 锡废碎料
8103.0000 钽废碎料
第七类:各种废旧五金、电机、电器产品
废五金电器、废电机、废电线电缆
第八类:废运输设备
8908.0000 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
第九类:特殊需进口的废物
第十类: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3915.1000 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3915.2000 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3915.3000 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3915.9000 其他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二.第七类废物商品编号为铜废碎料(7404.0000)、铝废碎料(7602.0000)的编号。
第七类废物不包括废电视机及显象管、废电冰箱(柜)、废空调器(柜)、废微波炉、废计算机(含显示器、显示管及线路板)、废复印机、废摄(录)像机、废电饭煲、废游戏机(加工贸易除外)、废有线电话机等。
三.第十类废物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是指塑料及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边角料和残次品,并包括经过清洗、加工后的单一成分的热塑性塑料(片状、块状、粒状和粉状)。
禁止进口热固性废塑料制品和使用过的、未经加工清洗过的废塑料制品。

附件二:进口废物现场检查记录表

一.检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人员_____________、检查日期___
二、被检查单位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
详细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检查项目
1.厂区、厂房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工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工利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4.污染防治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5.周围环境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
已领取批准证书的须填写以下内容:
6.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号_____;
7.废物类别____
8.批准数量________;
9.已进口数量_____
10.加工利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
四.备注
以上内容经核实无误
检查人员签名:__________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名或公章:_____________

附件三:进口废物申报、审批程序示意图

--------
| 省环保局 |
--------
征↑求意|见
(首|次申↓请) 委托 -------- 评价
---→| 评价单位 |-------
------ | -------- |
| |---| ↓
|申请单位| | --------- ---------
------ ---→|进口废物申请书| |环境风险报告表|
↑ 填写 --------- ---------
| | |
| | |
| -----------
| |报审
| ↓
| --------
| | 市环保局 |
| --------
| |初审
| ↓
| 领取证书 --------
-----------------| 省环保局 |←---
-------- |
|复审 |
↓ |
-------- 统|一
|国家环保总局| |
-------- |
|审批 领|取
↓ |
---------- |
|进口废物批准证书|--
----------


2001年1月3日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办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和有关手续的通知

教育部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办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和有关手续的通知

[85]教外际字456号

  现将我委外事局《关于办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和有关手续的通知》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关于办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和有关手续的通知

  今年以来,我们对办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手续作了某些改变。为适应新的情况,有效地进行工作,现将改变后的办事程序和有关手续通知如下:

  一、申请出席国际学术会议需具备以下材料:

  1.学校的申请报告。报告必须说明参加本届会议的理由,预期达到的目的,是否备有论文及论文是否已被会议接受,国外停留时间,经费负担办法等。

  2.报送申请报告的同时应附上《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请卡片》(一式二份)和《出国人员登记表》一份(见附件一、二)。

  3.如已收到国外会议邀请信及顺访邀请信,应一并附在申请报告土。

  二、我委批准出席会议的文件下达后,各校应及时办理以下各项事宜:

  1.按要求对出国人员进行政审。

  2.向外事局报送出国计划(包括路线)。制定计划,应注意讲究效益。考察地点宁肯少些,但要深入些。出国路线必须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不要绕道而行。如有特殊任务要增加访问地点,学校要在报告中说明理由并附上邀请信,经外事局批准后方可列入出访计划。

  3.外事局审核出国计划后,发出通知(见附件三)。业经批准的出国路线不得任意改变。凡未经学校同意,个人临时向外事局提出改变出国路线,一律不予受理。

  4.学校根据外事局批准的出国期限、出国路线,按原教育部《关于出席国际会议非贸易外汇额度的暂行使用办法》编制预算一式二份,报我委总务司财务处审核,由财务处每半年将外汇额度和三联单下达各校一次(上半年的在当年1月初下达,下半年的在当年6月上旬下达)。

  5.学校按外事局批准的出国路线预订往返国际机票,并复印一份寄外事局国际处(注明会议名称)。

  6.凡在北京购买国际机票者,学校财务部门应在出国人员启程前20天将购买机票的人民币电汇到我委教育对外交流服务处(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西长安街分理处,帐号:8901-619)。出国人员到服务处领取护照时,持汇票收据复印件换取购买机票的银行支票。在外地购买机票者,由学校自行委托出境地点的单位代办。

  7.如需我委办理护照、签证,请学校主管单位将出国人员的任务批件(复制件)、政审批件(复制件)、本人照片、有关邀请信、《申请护照、签证事项表》、有关外国驻华使馆颁发的申请入境签证表(已有护照者连同护照)一并送至我委教育对外交流服务处办理手续。如无特殊需要,不必请学者亲自来办理,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出席国际会议的同志回国后必须按照外事局拟定的总结提纲(见附件四),认真写出总结报告,在回国后两个月内由学校寄外事局国际合作处二份,同时填报一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登记表(见附件五)。并请将总结副本迳寄武汉市华中工学院《国际学术动态》编辑部二份。

  四、为协调我委派出的几个单位参加同一个会议人员的对外活动,互相通气,由外事局指定一个牵头单位负责协调工作。牵头单位的职责如下:

  1.尽早召集与会人员开会,认真做好与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讨论制定出国计划报外事局审核。

  2.负责办理护照签证手续及订出国机票。

  3.统一对外办理注册、订旅馆等手续。凡经外事局办理汇寄注册费及预订旅馆费的会议,应将填妥的注册表、旅馆订单复制件及打印好的银行汇款单(一式二份)寄外事局国际合作处。

  4.回国后,由牵头单位组织与会人员认真做好总结。向外事局口头汇报后,每人要写一份个人参加会议的总结(内容应力求详尽,主要是学术性的)。

  过去的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附件:一、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请卡片

     二、出国人员登记表(略)

     三、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通知(略)

     四、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会后参观总结提纲

     五、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登记表(略)

  附件一:

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请卡片

学校名称:

会议

名称
中文:

英文:

会议时间:    19  年  月  日至  月  日

会议地点:      国      州(省)      市

会议主办单位(全称)及会议组织者的姓名(全名)、地址、电话:







本届会议有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问题:

会议主要内容:







参加会议的必要性:







向会议提交论文的题目及作者,是否已被采纳:







经费负担办法:







会后顺访国家、城市、单位名称、天数(邀请信附后)









出席会议人选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专业
外语能力







(以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填写)

签发

核稿

拟稿


在国外停留______天,访问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费负担办法:_________________



国家教育委员会
一九   年  月  日

抄送
单位:



  附件四:

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会后参观总结提纲

  一、会议概况。有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问题。

  二、我国有哪几位同志参加会议、备有论文。与会外国学者对我国学者论文的评价及反映。

  三、详细说明出访(包括参加会议及会后参观)内容与收获。论述本学科有什么新的动向及趋势,这次出访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介绍访问或接触到的单位、人员的特点及研究方向等情况(特别要详细介绍既有真才实学、又是年富力强,且对我友好的学者)。

  五、出访后,对国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何建议,你打算如何付诸行动。

  六、外国学者及海外华人、侨胞对你所从事的学科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是否可行,可由何单位落实。

  七、本学科今后几年内有哪些水平较高的伙计会议?主办单位及负责人的姓名、地址、电话。

  八、带回资料目录(外文)。